楊茳善,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建築與可持續系副教授 / 收錄自《台灣建築史學會通訊第六號 2024.10》
此文章摘自《粵海清廟:建築與歷史的對話》,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建築與可持續設計,2020,ISBN 978-981-14-3218-7。
位於新加坡金融商業區的粵海清廟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潮州廟宇。在過去的百餘年中,雖歷經數次修繕,卻仍保留了許多原有的結構與裝飾。潮州建築中所見的各種傳統工藝,如木雕、灰塑彩繪、泥塑、嵌瓷等亦於此廟宇中發揮得淋漓盡致。
在為此次修復工程進行籌劃時,粵海清廟的業主(義安公司)及其修復顧問團決意以國際建築保護與修復憲章中的兩大基本概念為核心原則展開工作:[1] 1. 盡可能減少任何人為干預(minimal intervention),即盡量減少額外的建築修復技術和管理方面的各種處理工作 ;2. 可逆性的修復(reversibility),即在修復過程中所使用的材料必須是可去除的,以方便往後新材料或新工藝的利用,且不對文物造成損害。修復工程也務必盡可能重新使用原有建築材料,並將新材料的使用量減到最少。在必須進行干預性作業的情況下,該處理方式必須是可逆的。
解決新加坡缺乏傳統建築工藝匠師的困境
新加坡目前已找不到足以勝任修復華族傳統建築的工匠,因而必須從海外聘請工匠團隊。廟宇既然是由潮州人創建,並以潮州建築形式營建,由潮州傳統建築工匠來修復不僅可完善保留屬於潮州傳統建築的工藝,亦確保其風格與品質不受影響。
修復工種
華族傳統建築是以木結構梁架為主的建築體系。其營造方式亦是歷史悠久的手工技藝,專業分工主要包括:木作、瓦作、圬作、磚作、石作、彩畫作等。其中以大木作為諸工種之首,在營造中占主導地位。
因為所採取的方案是落架大修,工程除了須由潮州聘請諸多屬上述工種的工匠以外,還有其它屬建築裝飾工藝,如灰塑彩繪、泥塑、嵌瓷等的工匠。下述章節將依照修復工程從上至下的流程來概述各個工種。
瓦作
落架的第一項工作是將屋頂拆卸。但在這之前,必須先對屋頂的構造與所使用的材進行記錄與研究。
廟宇的屋頂坡度平緩,並鋪設兩層屋瓦。為達到平緩坡度,鋪設屋瓦時必須有較高的重疊率,因此採用「蓋八留二」的方式鋪設。從剖面看,屋頂的厚度有5片土瓦重疊,而屋頂越厚,就越不易漏水。鋪設兩層屋瓦不僅有助於防漏,也起著隔熱的效果,但這也意味著瓦片的使用量極大。為減輕對梁架的負荷,屋瓦必須即薄又輕, 工程因而使用每片厚度僅約3至4毫米的潮州土瓦。
廟宇屋頂坡度的變化呈雙向,即中間低,橫向延伸至埤頭的部位逐漸轉高,垂向延伸至屋檐的部位則有輕緩的起翹。桷片在屋頂末端的長度也因此略有不同。為順應不同的坡度,這些部位採用了錯槽的方式鋪設屋瓦,即將瓦板不對齊(一瓦偏左、一瓦偏右)的重疊排列。
木作
從落架、修繕,以致嗣後的重組工作,大木匠師所扮演的角色至關重要。大木作的結構原理雖大同小異,但各地區在審美方面有異,因而對建築比例與結構略有影響。屬潮州風格的建築若由潮州大木匠師負責修復,將得心應手,亦能確保風格不會偏離。
小木作的非承重木構件可統稱為鑿花裝飾。潮州木雕具多層鏤空雕刻,表層髹漆貼金,所以又稱金漆木雕。所幸廟內小木作大致狀況尚好,所需雇用的鑿花匠師不多。
1895年的歷史建築圖紙列有三種木料:1. 坤甸鐵樟木(Eusideroxylon zwageri,俗稱鐵木或belian);2. 長葉鵲腎木(Streblus elongatus,俗稱淡賓尼木或tempanis);3. 角香茶茱萸木(Cantleya corniculata,俗稱芸香木或daru)。這三種密度高且硬實的熱帶硬木並不適用於小木作,因而相信是用於大木。鐵木與淡賓尼木目前已停止商業性質的砍伐,要取得體積較大的芸香木原木則具難度。鐵木與芸香木更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中被列為易危物種。有鑑於此,大木構件若無法修復就以其它硬度相近的熱帶硬木做為替換木料,修復承包商因此必須熟知如何採購與加工熱帶硬木木材。
普遍適用於大木的熱帶硬木為:1. 新棒果香木(Neobalanocarpus heimii,俗稱橡果木或chengal);2. 柚木(Tectona grandis,俗稱teak);3. 印茄木(Intsia bijuga,俗稱菠蘿格木或merbau)。橡果木硬度高,使用時具困難度。柚木的價格較昂貴,木紋雖細致優美,但因為潮州建築的梁架都上漆,若以柚木做為大木用料則顯得可惜。修復顧問最終決議使用菠蘿格木,因為除了其硬度與價格適中,在過去的十余年間,潮汕地區的修復工程中普遍選擇使用此木料,潮州工匠較為熟悉,施工時更駕輕就熟。
圬作
圬作匠師主要負責牆體的修繕、抹灰等工作,但首項工作是去除上一次修繕(1994-1997年)時貼於內牆的牆磚與洋灰黏合劑。完成這項工作後,發現仍存有於不同時代所抹上的洋灰,接著還有數層屬年代更早的石灰抹層,方才至底層磚體。所幸石灰層狀況良好,因此僅須清除洋灰層。此外,因為廟宇的地下水位頗高,匠師依照修復顧問的指示在牆高約300毫米處,按一定的間隔距離在牆面鑽出一排呈三十至四十五度斜角的孔洞,再以有機硅樹脂乳液(water-based silicone resin emulsion)灌入。這將在牆腳內部形成一道化學防水層,以解決牆堵潮氣上升所導致的問題。
在這之後,匠師就可開始抹灰作業。修復工程主要用了三種石灰(氫氧化鈣calcium hydroxide):1. 以牡蠣殼為原材料的貝灰;2. 以石灰岩為原材料的石灰;3. 以石灰為主要成分的專利隔熱石灰。潮汕地區盛產牡蠣,因此貝灰是廣泛用於當地傳統建築的材料。此次工程中,用於上帝宮與天后宮的貝灰亦從潮汕進口。後座的牆面則因所須灰的用量遠超出承包商原來的估算,且在潮汕額外燒製一批貝灰又將耽擱工程的進度,所以決定在此使用以石灰岩燒製的石灰。專利隔熱石灰則僅用於重建的圍牆。
磚作
修復工程所需的磚作作業有二,即內部地坪重新鋪墁,以及外圍牆的重建工程。以歷史照片為依據,廟的前殿與正殿用的是方形紅陶磚,拜亭則是六棱形紅陶磚。但歷經數次修繕,內部地坪曾一度改為馬賽克瓷磚,並於上一次修繕時將所有內部地坪改為方形紅陶磚。
為了鋪置防水層以徹底且妥善的處理上升潮濕,以及防範地下白蟻,工程決定取出這些新鋪置的方形陶磚,並在完成作業後重新鋪置。但先前鋪置這些陶磚時因用了粘性極強的粘合洋灰,所以必須將其敲除,以致大部分的陶磚無法重新使用。工程因而額外定製一批手工制造方形和六棱形紅陶磚以進行替換與還原。
石作
廟宇的石質構件狀況良好,無須更換。唯有對門樓石堵堵身,以及凹肚門條石鋪坪的水平稍做調整。
灰塑彩繪
以歷史照片為依據,上帝宮和天后宮凹肚門牆堵與對看堵的下壁堵與中壁堵均以灰塑彩繪飾之。但歷經數次修繕,下壁堵與中壁堵曾一度完全塗成白色。下壁堵的灰塑更於上一次修繕時改以洋灰塑造,所幸工程未觸及中壁堵原有的灰塑彩繪,而僅重塑了邊框。以洋灰重塑的下壁堵,加上以洋灰貼上面磚的內牆堵,不僅加劇牆體內水氣上升的問題,也影響了中壁堵的灰塑彩繪。因此,在進行圬作抹灰作業前展開化學防水層的處理工序就至關重要。
灰塑所用的石灰與抹灰同樣是貝灰。但貝灰裡一般還須添加紅糖(作為塑化劑以增加柔韌性)、牛膠(作為粘合劑以增強粘合力)、明礬(作為媒染劑以固定顏色和防止混色)與紙筋(即紙纖維,以增加拉伸強度和減少開裂)。
泥塑
泥塑的製作工序分為挖泥、煉泥、塑型、燒坯和彩繪。塑型時可將泥捏塑成型,也能以模具翻塑部分細節後再組合成泥坯。上彩前,泥坯須經晾乾,再入窯以中低溫燒製。除了彩繪外,亦有上釉低溫燒製的作法。廟內純屬泥塑的作品極少,主要是結合了嵌瓷、灰塑、濕彩繪、黃銅掐絲等的復合式工藝,其中多為人物造型因而亦稱泥丁。
泥丁僅見於上帝宮龍虎堵與圓窗兩側的內嵌壁櫃(俗稱翁仔屏)。部分泥丁雖歷經風霜並有缺失,但大致狀況良好。缺失的泥丁因未存有任何記錄,所以原先考慮不加以詮釋填補。但因空置部位相當明顯而決定以純泥塑的人物填補,以辨新舊。
內嵌壁櫃亦安裝了無框玻璃門,不僅確保泥丁不遭到損壞或盜竊,壁櫃與玻璃之間的縫隙也有助空氣流通。
嵌瓷
嵌瓷是潮汕地區富有地方特色的傳統工藝,主要分平嵌、浮嵌、立體嵌三種類型,且一般僅見於屋脊、垂脊與埤頭。但在粵海清廟,嵌瓷工藝在屋脊、垂脊、卷楚尾,甚至於前立面屋頂的半片屋面都有大量的嵌瓷裝飾。
匠師首要為既有的嵌瓷進行三點測量尺寸、三維體量、照相和記錄位置。除了正脊的嵌瓷無須卸下,其余的都必須先標上編號才可從屋頂卸下,包裹好並妥善存放。但經勘查,因上一次修繕時以洋灰取代傳統的貝灰,再加上工藝水准欠佳,以致嵌瓷整體狀況不甚理想,無法在不喪失其歷史性的前提下修復既有嵌瓷。既是如此,重新復製是唯一可取的方案。匠師不僅以測量記錄和檔案照片為依據,也憑藉其專業知識與豐富的經驗進行復製作業,並盡最大的努力還原嵌瓷人物的姿態、手勢、面容表情、服飾、配件等細節。
此次工程,嵌瓷作業分現場原位施工修復,以及異地復製。因正脊維持不動,屋脊上的蟠龍戲珠立體嵌瓷,以及脊堵的浮嵌均必須在原位施工。蟠龍原本因廟宇周邊均有建築而僅可從廟埕看到,所以只於正面嵌有瓷片。匠師在將屬洋灰的部分去除後,保留龍的型態,並為正面施工貼瓷,再為背面補貼瓷片。其它在屋面與卷楚尾的嵌瓷則於異地復製成半成品後,再運抵施工現場完成。
漆飾:大漆
廟內所用的大漆屬推光漆。木梁架構件、正門板與儀門均有髹漆。五臟內三𪳾五瓜十二塊花坯梁架的三𪳾髹黑推光漆,五瓜與十二塊花坯則髹朱推光漆,再加以貼金、描金作為裝飾。
此次工程,五瓜與十二塊花坯的木結構與漆膜大致狀況良好,無須重新髹漆。但上一次修繕時將三𪳾上原有的黑漆描金畫改為蘇式梁枋彩繪,不僅裝飾風格有異、工藝水平粗劣,彩繪的原材料也改為丙烯酸合成樹脂漆而並非傳統的礦物顏料。上帝宮與天后宮的正門門神,以及儀門的文官、宮娥也經重新繪製。門神不僅工藝水平欠佳,其造型和比例亦偏離原作。儀門文官與宮娥的造型尚可,但工藝不佳,漆膜也有龜裂和脫落現像。有鑑於此,三𪳾、正門與儀門均得重新髹漆與描金或彩繪。
重新髹漆須先用砂紙除去漆膜。正門與儀門的板門是以木板條拼合而成,須以麻布和灰料打底(即「披麻捉灰」,亦稱灰地或地仗),以使門板表面平整、增加整體的堅硬度和防止木板條之間的縫隙因熱脹冷縮而開裂。灰料分為以石灰與桐油攪拌而成的油灰,及以石灰、桐油和大漆攪拌而成的漆灰。此次工程採用了較為傳統的漆灰,而整個過程必須在不透風、可保持高溫度與濕度的空間進行。首先於木料表面上兩道漆灰再加以抹平。確保木板條之間縫隙經填補後,繼而貼附麻布。麻布上再抹上漆灰,而每抹一層漆灰須經過打磨、陰乾,才能進行下一個步驟。傳統打磨技術相當費工,即用手掌輕抹潮州土瓦,使手掌上粘附瓦片表面的細沙粉,再以手掌打磨漆灰層。最後一個步驟是塗漆。髹漆至少三遍後,再以沾有桐油的布推光,使表面產生光澤。
漆飾:油性漆
修復工程也使用了油性漆(簡稱油漆)。傳統上,所謂油即是桐油。桐油分生桐油(乾燥速度較慢、透明性與粘性較差,不宜直接用作塗裝的材料),以及熟桐油(經過高溫熬製、添加松香(rosin)作為乾燥劑,再經過濾的生桐油,穩定性和塗裝效果較佳,其油膜質感較明顯,也具有一定的硬度)。相較於產量有限且高成本的大漆,因為桐油較容易獲得,成本也較低,所以常以較高比率的桐油摻入漆中進行調和並製成廣漆,即油漆的一種。
油性漆主要用於木結構的楹、桷、門、窗、欄杆等。潮州建築有以紅色漆楹,並以藍色或綠色漆櫞子的傳統,故有「紅楹藍桷」與「紅楹綠桷」口訣之說。紅楹綠桷較為少見,粵海清廟就是實例。
漆飾:非裝飾性塗漆:「灰水」粉刷
傳統上,潮州建築的牆堵主要是以水稀釋石灰的白石灰水(lime wash)粉刷,因此均呈白色。粵海清廟的歷史檔案照片亦可佐證。修復前,牆體多年來積累的粉刷色層也經取樣與詳細分析。研究結果確認粉刷色層均是白色,但所使用的用料則有不同。表層(即最近一次的粉刷層)與表層之下的數層(即在最近一次之前的粉刷層)所用的均屬白色乳膠漆(emulsion paint)。在這之下,年代更為久遠的粉刷色層則是石灰,確定早期所使用的是灰水。但使用乳膠漆可導致牆堵無法有效排除潮氣,而這更加劇了牆堵潮氣上升的問題。為有效的解決此問題,所有的粉刷層與內牆的瓷磚均必須完全敲除,再還原抹灰牆面。但在考慮到石灰水的質量較難控制,此次工程使用了常用於古蹟的石灰牆體、透氣性佳又耐潮的矽酸鉀塗料(potassium silicate paint)。
髹漆貼金、 擂金畫、鐵線描與貼金彩繪
廟內的金漆木雕構件,即金瓜筒、花坯、𪳾腹、雀替等的漆膜狀況尚好。在以蒸餾水清洗後,發現有約百分之十的金箔已脫落而必須重新貼金。貼金的工序是先於器物表面刷上稱為金膠油的黏合劑。製作金膠油時必須先選取優質的廣漆,但其使用可憑所需,決定是否在廣漆內添加糊粉(即以溫火炒過的澱粉)。此次工程中,為了在補貼已脫落金箔時更好的掌控新舊金箔表面的厚度,所以選擇僅用廣漆。
廟的𪳾因為於上一次修繕時改為油漆,而必須於此次工程復原為潮州傳統擂金畫,即以黑色髹漆為底,而圖樣內容則先以描邊處理,再貼以金箔的工藝。但是原有的圖樣並無存檔記錄,匠師因此須為此次工程重新繪製圖樣。在紙上繪製底圖後,再於底圖圖樣扎針穿孔,並以白灰抹於底圖表面,將圖樣轉印於髹了漆的𪳾上。隨後依照白灰圖樣勾描金腳,再進行貼金。
小結 粵海清廟的修復工程圓滿結束後,於2014年3月31日(甲午年三月初一日)舉行了隆重的竣工儀式。廟的面積雖然不大,卻包含了一座潮州廟宇建築所應有的傳統工藝,無愧是新加坡最具華族建築工藝瑰寶的歷史廟宇之一。在長達5年的修復工程中,有許多關於各項工藝的細節待處理。無論細節的大小,都經過深思熟慮,再按部就班的獲得最妥善且適宜的處理。
[1] 修復團隊密切參考了兩篇國際公認的建築保護憲章。第一篇是澳洲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Australia ICOMOS)的《巴拉/布拉憲章》(Burra Charter),尤其是該憲章內關於保護知識、技能和技術的第4條款;關於可逆性原則的第15.2條款;關於建築再利用的第21條款;以及關於建築新增工程的第22條款。第二篇是中國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China ICOMOS)2004年公布的《中國文物古蹟保護准則》,尤其是關於最少干預的第19條款;關於干預措施的可逆性的第4.4.3條款;以及關於重大修復的第12.3和12.4條款。
Australia ICOMOS, The Burra Charter: The Australia ICOMOS Charter for Places of Cultural Significance 1999 (Burwood: Australia ICOMOS, 2000), accessed October 5, 2017, http://australia.icomos.org/wp-content/uploads/BURRA_CHARTER.pdf.
China ICOMOS, Principles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Heritage Sites in China, ed. Neville Agnew and Martha Demas, trans. Peter Barker, (Los Angeles: Getty Conservation Institute, 2004): 63, 74, 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