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萱,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 專案工作人員 / 收錄自《台灣建築史學會通訊第六號 2024.10》
壹、前言–三國國王廟修復歷程
臺南三山國王廟草創於雍正7年(1729) ,乾隆7年(1742年)由臺灣知縣楊允璽、臺灣鎮標左營游擊林夢熊率粵東諸商民建廟,再於清光緒13年(1887)改建成今日樣貌,據民國83年(1994)修復工程發掘結果證實,今日廟宇是直接重建在前代廟宇的基礎上[1]。整體空間由三進三祠構成,居中的三山國王祠主祀神「三山國王」是潮州揭揚縣內獨山、明山、巾山三座山之山神傳說所形成的地方性神祇,兩側有韓文公祠及天后聖母祠,皆是與潮州歷史、生活環境有關的守護神。後方的「潮汕會館」為潮州、汕頭一帶移民供同鄉遊子住宿、聚會或辦理業務之多功能集會所[2]。臺灣雖有不少三山國王廟,但臺南三山國王廟有明顯潮州建築特色,有特殊性及稀少性,因此於民國74 年(1985)8月被指定為二級古蹟,民國90年(2001)升格為國定古蹟。
民國83年(1994),臺南市政府辦理公告文化資產後首次修復工程,規劃設計與監造單位為楊仁江建築師事務所,工程由慶仁營造有限公司承接,過程中遵照傳統工法、使用原有材料,損壞佚失處也比照尚存構件予以修復。由於廟宇本身有嚴重西曬、潮氣問題,白灰壁維護不易,於109年(2020)重啟第二次修復工程。 第二次修復工程於109年(2020)8月17日開工,113年(2024)3月4日竣工,歷時三年半多,主管機關為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洽辦機關為財政部國有財產署南區分署[3],並由代辦機關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代為辦理相關業務,設計監造單位為黃毅誠建築師事務所,施工單位為慶洋營造,工作報告書由國立成功大學執行。除了涵蓋古蹟本體的修繕工程之外,也包含內外埕之景觀、廁所等改善工程。本篇即是藉由工作報告書執行過程,從牆面「磚尺寸」、「砌法」等紀錄中,初略歸納其疊砌、擇材原則,這也是在第一次修復工程中少數還未提及的隱蔽處。
貳、牆面調查
一、 磚尺寸調查
根據現況紀錄,可辨識的紅磚尺寸大約有A~D四種,最常使用的是A厚磚(6 *23 *32cm),其次是B扁磚(4 *17 *23 cm)。C薄磚(22525 cm)主要出現在填縫處,D磚(63332 cm)尺寸最大、略成方形、數量較少,另穿入牆內的桁楹,表面會用類似板瓦的E薄磚(11723 cm (推測))覆蓋,表面再抹底中塗。
二、 砌法調查
三祠砌法主要有順砌、丁砌、斗子砌、直砌。大部分的牆面為順、丁砌穿插,斗子砌則在三祠東西向牆體、前埕南側牆面,直砌在南側牆面、巷道。潮汕會館砌法以順砌為主,在左稍間靠基礎有直砌。根據前次挖掘遺構的照片,可看到潮汕會館的基礎有順砌、斗子砌以及直砌,並有修補痕跡,若根據發掘結果推測,光緒13年(1887)以前的遺構背牆,於清光緒13年(1887)重建時改作潮汕會館的基礎使用(圖 1),則兩代廟宇均有類似的砌法。
相片 1 順砌(南側巷道) | 相片 2斗子砌(天后聖母祠過水廊) |
相片 3遺構挖掘過程 | 圖 1潮汕會館基礎照片位置 |
圖 2牆體砌法紀錄 |
三、局部說明
除了上述砌法之外,三山國王廟在疊砌牆面時有其原則,以下列舉三處進行說明(圖 3)。
圖 3局部說明位置圖 |
(一)正殿簷廊廊牆
三祠正殿廊牆砌法稍有不同。三山國王祠兩側廊牆下段為A厚磚丁砌,中段為A厚磚順砌,上段為B扁磚順砌。而上段桁楹穿入牆內後,龍邊外側用15*10之兩層紅磚疊砌覆蓋,虎邊則用裁切B扁磚順砌覆蓋,桁楹上方再疊兩層E薄磚(圖 4)。
天后聖母祠上下兩段為A厚磚順砌,中段為B扁磚順砌(圖 5)。桁楹穿入牆內後,外側簡單用灰泥覆蓋。韓文公祠幾乎全部為B扁磚順砌,惟桁楹上下用較小塊的A厚磚順砌,桁楹上方疊三層E薄磚,外層用三層碎灰瓦、灰泥覆蓋(圖 5)。
圖 4三山國王祠正殿簷廊廊牆東側(左為龍邊、右為虎邊) |
圖 5天后聖母祠與韓文公祠正殿廊牆東側 |
(二)三祠東西向牆
如圖 3所示,三祠共有三座牆面有斗子砌,從前殿簷廊一直延伸至正殿,高度大約在牆體的中下段20cm~188cm左右,會有固定分段或連續的一到兩層斗子砌,只有一處高度達218cm,但非連續性。斗子砌雖然疊砌工整,但實際上整座三山國王廟都是白灰壁,明顯不是基於美觀。三祠疊砌方式稍有差異,以下用「三山國王祠正殿龍邊牆面」之砌法為例作初步分析(圖 6),該牆面有一道門,可同時看到三山國王祠、天后聖母祠牆面,以及牆體收邊處。牆體以A厚磚為主,疊砌時兩側面磚必須交錯,中間用順砌、丁砌及2cm至4cm的磚縫調整,部分會穿插如天后聖母祠南面上段的「分段斗子砌法」(圖6左圖上半部),中間用順、丁砌無法完全填補,就需要塞入小磚、碎磚,同時另一側也會有需要填縫的情形。
(三)南側牆面、巷道
南側牆面、巷道是一座從前埕延伸砌至後埕的連續牆面,無屋頂。整座牆包含了A、B、C、E種磚尺寸,也是唯一有整面斗子砌的地方(圖 7),從修補狀況可知過去曾有多次損壞或開口需求。推測一開始南側牆面、巷道都只有A厚磚,南側牆面為整面斗子砌牆,南側巷道牆面為順砌,局部損毀後,使用B、C、E磚及A碎磚進行修補,因應磚變小,而採直砌,內門有整面磚塌陷情形,則使用數塊C薄磚,來貼補塌陷處(如圖7下圖)。
圖 7南側牆面、巷道砌法示意圖(院牆白灰並未鑿除) |
參、結論
綜整上述討論,結果如下:
(一)三山國王祠兩代廟宇均有類似的砌法。
(二)磚牆砌法與磚材選用有其規則,主要砌法為順砌、斗子砌,填補時因應磚材變小而以直砌為主。主要磚材為A厚磚、B扁磚,其餘為輔助。
(三)若以整座三山國王廟牆體來看,常見A厚磚用在中下段,B扁磚用在上段,或者整面使用A厚磚。整面使用B扁磚的作法只會出現在韓文公祠與天后聖母祠正殿簷廊廊牆,整體而言,在磚材選擇上有承重的考量。
(四)斗子砌可能是基於減少材料耗損,填縫過程還可再利用碎瓦,與美觀與空間重要性較無關聯。
(五)承上,從南側牆面、巷道的磚砌修補情形來看,直砌的產生主要是來自碎磚的再利用,而該牆面無承重考量,因此靠近牆基的位置也可採碎磚填補。
從本次磚牆紀錄結果,可初步觀察到當時匠師對於承重、用料想法,某種程度反應在磚材、砌法的選擇上,至於以上原則與地域是否有其他關聯,則需進一步研究。
[1] 參考楊仁江建築師事務所,1992年,《臺南三山國王廟之調查研究與修護計畫》,臺南市政府,頁151
[2] 同上,頁28
[3] 廟產日治時期產權被盜賣給日本商人,戰後收歸國有,土地及建物之所有權人皆為財政部國有財產署,目前以簽屬認養契約方式,由管委會持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