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勝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助理教授 / 收錄自《台灣建築史學會通訊第五號 2024.03》
台灣原住民族建築研究-多元關懷與前瞻視野
台灣原住民族群的建築研究通常出現在民族學相關領域及建築學領域裡。民族學相關領域大致包含人類學、民族學、考古學等,此學群過往多半將建築與空間場域置於理解社群組織、人群關係、文化互動之背景而較少成為研究之主體,近年開始出現以舊社遺址為關注焦點的調查研究,試圖在時間斷代上拉近與當代原住民族群之關聯,過程中也強調與田野地所屬社群的合作。相對的,建築學領域一方面關注建築的實體樣貌,一方面探究構造及空間型態背後隱含的社會文化意義及環境適應表現。回顧建築學領域在台灣原住民族建築的相關研究主要奠基於日治時期千千岩助太郎的普查實測,千千岩助太郎在台灣主體族群亦缺乏全面傳統建築測繪調查的年代裡已然超越時代性的進行了全台灣原住民族群傳統建築廣域測繪調查,留下許多連當代耆老都可能未親眼面見的“傳統”建築樣式圖資,是銜接國家體制進入原住民社會前後不同歷史階段的重要見證者。1930年代以迄戰後,隨著遷村移居,被迫離異故土,以及生活型態遭主體社會浮動牽引,原住民族的相關建築研究不斷回映著生活場域流動轉變的面貌,走過關注形貌紀錄、傳統與變遷、再利用、舊社返還等等不同階段,現今已然邁入另一多元關懷尊重的年代,也需要更具遠見的前瞻視野來開拓新的研究取徑。此次,收錄幾篇建築學領域相關的文章,或能顯示一部分目前原住民建築研究的關注情景。
關華山〈縱橫原初居住文化〉
關華山一文展現原住民建築研究所應有的前瞻性視野,其超越時間、空間及物質型態的多元內涵關懷,尋求視見原住民建築更為深層的文化象徵體系,並展望未來,勉勵吾人保持更為寬廣的心胸,探索原住民建築研究的各種可能性。
黃追日〈西拉雅族傳統住居文化之研究-以家屋之空間元素與行為活動為例〉
居住於平原低地的平埔族群為最貼近台灣主體社會的原住民族群,卻也是傳統建築被記錄最為扁平抽離的一群,過往的關注焦點幾乎集中環繞著與宗教信仰相關建築為主,譬如西拉雅族阿立祖信仰的公廨建築。
黃追日的文章,以台南地區的西拉雅族群建築為例,透過橫向文獻再盤點、爬梳疑慮,呈現宗教建築之外另一重要機能性建築-家屋空間形態衍生之住居文化討論,乃一新的研究樣貌展現。
台邦撒沙勒〈魯凱族好茶舊社家屋修護的歷程與反思〉
台邦撒沙勒一文關係著文化復振下的傳統石板家屋再現,透過家屋復建的實際操作,試探文化部各種補助政策運用的可能性,提供族人修復石板屋另一種政策支援管道。同時也見證了台灣原住民建築研究從消極的紀錄保存邁向更為積極的群體住居文化形式復返與傳統文化建構自我宣示。此一具體的營造行動,在原住民族群積極尋回傳統文化連結的當代社會,具有正面的鼓舞作用,並對未來相關的自主修復具有引領之意義。
在強調自由、民主的當代社會中,接續轉型正義日漸受到重視的社會氛圍,如何善用文化資產相關政策工具來另闢一原住民族傳統建築與空間保存維護與活化取徑乃成為可以著力之處。此一方面揭示目前台灣原住民文化資產的指定或登錄相關工作相符於當代原住民族在主體社會中居於相對弱勢的處境,國人應當思索在文化多元尊重原則下更應實質認同原住民族群的主體性與獨特性,同時也衍伸其傳統文化詮釋權與營造知識體系保存傳承暨當代再發展等議題的複雜性與脆弱性,有待吾人共同戮力面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