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華山,前東海大學教授 / 收錄自《台灣建築史學會通訊第五號 2024.03》
40年來,有幸接觸、認識、追索了台灣原住民各族群之建築與居住文化,更進一步涉略到史前南島語族(原住民之祖先們)的可能建築與居住文化議題。本文姑且提名為「縱橫原初居住文化」,試著述說這段投身之思維架構,或為追索研究的理論基底,以就教諸方大家。
研究甚麼
幹嘛要研究原住民的建築?當然因為它是我國重要少數民族的建築傳統,同時從當代友善自然價值而言,他們的居住文化對建築業界尤其具備啟發性。但是此點僅少數學者意識到。
研究原住民建築要了解甚麼呢?單純由建築學而言,要先了解它們長成什麼樣子?這包括它們的空間(space)、功能(function)、形式(form)、構築(tectonics,結構、構造、材料、營建技能)等。進而,可以再問它們為什麼長成這樣、那樣?籠統的回答是部落族人的生活需求不同;就人與實質環境互動言,人與環境透過生產/再生產彼此造就;環境提供功能/人使用;人賦予環境意義/環境傳達意義給人。這後者國內學界較未真切了解,有些可惜。王明蘅教授曾歸結建築有四向度:「物質結構」、「圍閉空間」、「社會單位」與「文化形式」。前二者顯而易見;後二者牽連到社會文化,則須稍作解釋。
各個文化社群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內涵不同的生活面相,如社會組織、信仰祭儀、政治司法、親屬制度、經濟生產活動等,這些在社會學均可稱為「機構」institutions,各機構連結一些人、價值、習俗制度、活動及其場所,也就構成不同的「建築類型」(building types):公共建築、宗教建築、政治司法建築、家屋聚落、工寮生產建築等。至於「文化」一詞,中文的文化其定義向來空泛,以致研究上無操作性可言。文化人類學稱文化是社群構築的一套心智象徵系統,以對應現實世界,從中建立秩序,使人對之愈感真實,而產生意義、價值。尤其所謂宇宙觀、空間觀念、時間觀念、人觀均屬之。上述「文化形式」其實正是此象徵系統的表徵。建築作為文化社群重要的物質文化之一,被賦予特定形式、意義與價值,同時被族人解讀意會,也就不足為奇了。
傳統與變遷
上述的原住民建築研究其實已涉入「建築人類學」領域。倒是至今,雖然人類學者有不少提倡成立建築人類學域,尚且研究世界各地少數民族建築的案例已累積無數,但仍未被人類學界正式認可。其次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研究案例以研究「傳統」的為多,「變遷」的少。所謂傳統的研究,乃假設該建築文化已發展成熟,內在一致性強,而呈現動態的平衡。此現象應與研究者對被研究對象之間的「完形心理學」傾向有關。而事實上,現今與原住民各族群傳統建築有關的近代「民族誌」之測繪紀錄,多透露了一些變遷的面貌正進展著。甚至有少數人類學者考察現今已變遷的建築,還設法追索其所透露的傳統空間觀念,得出有意思的研究發現。
進而,尚需解釋此處所謂的「傳統」其實是一種社會集體性的概念,也是一學術構念(construct)。前者指群體行為活動在統計上「正常分布」(normal distribution)的中間駝峰部分,而它總有些歧異分居兩頭。換言之,在民族誌中於田野採集的個案事例不見得能確認「傳統」的規則與秩序,反而它通常是學者透過眾多事例歸納或推論出來的。另一值得注意的是:建築的整體面貌常與主人之政經地位有關。愈貧窮的家戶其家屋就愈簡略,不夠完整。也難怪日據期日本學者千千岩助太郎多挑頭目、勢力大的家族之家屋進行測繪,而呈現較多的傳統成分。
造成上述狀況其實多來自無文字的社會群體,人們透過口述神話、傳奇故事、生活經驗、禁忌等,世代傳承文化習俗之知能記憶,以致傳統不可能由文字定於一尊,也更不可能由單一自然人傳承整個傳統。而有關傳統的學術論述也就相當依賴學者之田調,與就眾多事例及適宜假設進行來回迥巡詮釋,而趨於確認。另方面個人也認為先追索出一文化社群之居住文化傳統,才更容易研究諸種條件變遷下,那些元素、成分改變、轉化了傳統,以及那些又保留了傳統?
居住文化
若以比較觀點看待台灣原住民所有族群的傳統建築樣態,可見其極具多樣性。其實他們的社會文化、生產方式、親屬制度、宗教信仰等均有諸多異同,同樣令人訝異。為什麼這麼小的台灣,孕育出如此多樣的文化社群與他們的建築,亦即居住文化呢?若以更長的時間軸檢視原住民各族群居住文化,它們究竟又從何而出呢?找出建築、聚落與社會文化等相關聯之種種,大體可總稱之為「居住文化」。
這些問題涉及到人群之社會文化、構築技術,除了傳承先祖之口傳身教之經驗知能外;還牽涉到此居住文化內諸元素間之關聯、運作機制為何?前者使我們的探討任務不得不擴及到綜觀視角:台灣史前建築之發展歷程為何?後者則須對各族群之近代民族誌做個別的研究,以及彼此之間的比較研究,這是橫斷面的考察。
人類學者Julian Steward 1950年代首創「文化生態學」(cultural ecology),將「自然環境與資源」納入人群社會文化構成與變遷的重要元素,且與其他元素有著重要互依運轉之機制。後來文化人類學也發展出生態人類學以及過程人類學。
依據之,筆者發展了一個文化群體之居住文化構念模式:他們如何利用自然資源的生產知識、技能與模式,以至生產工具、場域與居住環境的營造技術。特定生產模式(production mode)會影響上述人群的組織方式、層級,其中包括整合層級:狩獵採集團隊、部落、酋邦、國家等。同時以上之活動主體也呈現出個人與群體之生活方式(life style)。而這群人從棲居地取得建材營造的居住環境,正是為了容納他們自己的生活方式,而得以世代生存於此自然地理與氣候環境中。
當然這樣的機制包括試誤(try and error)的過程,才能臻至順暢穩定下來。甚而形成上述內在一致性高之「傳統」,使之產生世代傳承、社會再生產效果。然而世事常難料,此群體很可能因為人為或自然的不同原因,必須遷徙至新地時,除了此人群會帶著傳承之知能、價值,將之用來對付新地的各種條件,此時上述試誤會再啟動。這中間很可能「創新」因著個體之聰明才智而出現,或者因機遇,自他群體「採借」他社群另類但可用之物質、觀念、思維、作法、技能或工具等,進入此人群社會(此即「文化傳播」),造成「涵化」現象(acculturization)。或者不同社群彼此直接接觸互相影響,產生多方面「濡化」(enculturization)。甚至由大量互動到通婚而「同化」(assimilation)。因此傳承舊慣習與創新、廣泛的文化採借到族群融合都可能交互發生,為的都是社群可以適應新地而存活無虞。久而久之,改頭換面的傳統又再形成新內容。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居住文化的構念模式是一種以「社會存活」來連接形下實質的建築與形上之文化意識,因前者必須依賴相關或應合的後二者。倒是其間相關與應合的方式隨人精細的意識思維,可有諸多的可能性,正所謂創意無限。
居住文化變遷與族群生成
前節論及橫斷面居住文化內部運作機制,以及不同文化社群各層面之互動機制。後者其實已觸及到縱切面、時間變項的議題:居住文化的變遷,尤其史前時代建築的樣貌變化,而這也牽涉到長時間裡族群的生成與分化議題。若社群生存無虞,人口隨時推移即會增長,在一定生產方式下,一旦棲地自然資源告竭,多出人口則須遷出,另覓新地落戶。如此跳蛙式的佔據處女地,或廓清舊主取而代之,或併入強勢地主社群。
筆者曾於2023年於台大人類學刊發表一篇「釐清台灣史前建築之研究進路」論文,提出:1. 五、六千年前新石器時代由福建、廣東沿海陸續來台的古南島語族一直是台灣主要的居民。2. 六、七千年前浙江河姆度遺址的干欄屋,與古南島語詞透露之干欄住居,是台灣新石器時代最早的建築樣式。而近代原住民各族群之建築則是此干欄屋數千年來演變結果之疊加。3. 台灣考古遺址出土之建築遺跡到底有那些?它們必須被爬梳、釐清數千年來有何種變遷、試誤之事例。該文中,筆者也論及考古學界已發展出「民族考古學」及「聚落考古學」,是為藉近代民族誌知識幫忙解密考古出土建築遺跡諸現象的學術進路。
除去各遺址挖掘報告,現今所知已處理台灣史前南島語族長時變遷之重要著作有四,它們對於族群生成以及本文關注的史前建築、居住文化之演變,均有直接引領之功:
- 日本人類學者移川子之藏1935年的《台灣高砂族系統所屬之研究》,作者透過報導人追索各族群諸家族系譜以及神話、傳奇故事、口述歷史,來建立族群遷徙、分支群之時空關係。
- 我國語言學家李壬癸院士於《台灣南島民族的族群與遷徙》2011年修正版,依據語言學與考古遺址之發現,大膽提出台灣南島語族島內遷徙之假說與時空路線圖,間接澄明了族群生成的可能途徑。
- 台大人類學系陳有貝教授2022年出版的《山林裡的南島語族-台灣原住民族群的行程論》,以台灣考古學有關書名之九個重要待決的議題起始,其下分三篇12章的篇幅,就台灣考古遺址出土的文物與它地域的作比較或有無比對,提出作者自己獨特的學術見解與判斷。譬如:他認為出口封閉的台灣並非南島語族的原鄉;又或大陸南方的南島語族於六千與二千年前分二大批進入台灣,分別是為現今高山族與平埔族之祖先。
- Peter Bellwood 2017年撰寫出版了《1st Islanders-Prehistory and Human Migration in Island Southeast Asia》,2023年有了簡體中文翻譯本。透過不同學者之研究論文,本書廣泛地從語言學、基因分析、民族誌與考古遺址等考究,論述了東南亞大陸、尤其東南亞島嶼(包括台灣)之語言類屬、人口遷移路線與社會文化傳布之狀態。提供了解台灣史前文化變遷之廣泛背景與源流情勢。
倒是上述四著作未認真關注到台灣自然地理環境本身也有劇烈的變化,此史實 大大影響了古南島語族在台灣島上建築與聚落型態、分布的發展。台灣地理學者陳文山等多年來釐清了台灣各區位之海岸線變遷之情形。基本上發現到各平原、盆地、河川均到很晚,才逐漸穩定下來,適合人居。這背後當然是因為台灣地質結構為互相擠壓的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板塊,令台灣山岳高聳、地震頻繁。再加上多雨氣候與夏季颱風。積年累月山崩、沖刷、氾濫、沉積使整個台灣島地形地貌變化甚鉅。為求安適居住生產之棲地,原住民之歷代祖先只能順應之,發揮聰明才智營居,使族人社群生存無虞,更生養眾多。
最後我們也得注意一個重要議題,即是各原住民族群都有遭遇小黑人的傳說故事,甚至深刻影響到賽夏族之祭儀文化。而前述Bellwood的著作裡顯示幾位學者已釐清這些小黑人應該就是與澳巴人種較近的negritos人種,此二人種的社會文化尚屬舊石器時代,一旦到六千年前才被有農業的古南島語族所取代。僅留下澳洲與巴布亞新幾內亞的土著是澳巴人種的大宗後裔,當代僅存的小黑人則只見於菲律賓山區及少數地方。
結語
由上文,讀者應可知:原住民建築與居住文化的研究,除了橫斷面的多樣性,尚有縱長數千年之演化、發展歷程,是為台灣建築史學界一大重要的學術幅員。猶待更多學者持續投入、思索、分辯、解明。
1 Comment
[…] 關華山〈縱橫原初居住文化〉 […]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