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柏良,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 專任助理 / 收錄自《台灣建築史學會通訊第三號 2023.09》
嘉義製材所為臺灣首個大型開發林業計畫-阿里山林場的核心之一,日本政府引入英美等國機械式製材與動力設備,成為東亞地區將傳統林業轉為工業化的先驅,因而成為當時嘉義參訪的重點地標。在豐厚的集體記憶累積下,是今日臺灣產業文化資產中一個極具代表意義的案例,無論是以其單體、園區或是與阿里山林業或鐵路進行綜合討論,都有相當多元的知識性可發掘與討論。
即使是一直都與嘉義市有互動的嘉義製材所,其深厚的內涵與歷史意義也並非一直都為人所知,如今我們所理解「嘉義製材所」諸多往昔的細節,是經過漫長且數次的調查研究而逐步挖掘而發現,這也是「產業文化資產」研究上的特殊之處。本文將概述說明20年來,嘉義製材所成為法定文化資產並逐步發掘其內涵的過程。
一、登錄的開端與第一次調查研究論
1999年921地震後,我國文化資產保存的視野產生急遽快速的變化,昔日以細緻建築工藝與重要歷史事件作為價值判斷的標準,開始與地方再生、社區營造、民眾記憶揉合,更多的空間開始被視為文化資產,進而投入保存。產業文化資產昔日是地方經濟命脈的來源,雖然部分已因產業蕭條而沉寂,但在此轉變中成為恢復地方活力的重要空間。 2002年7月,嘉義市文化局登錄了嘉義林管處在嘉義市區中的既有廠區作為歷史建築-「竹材工藝品加工廠」1,並於隔年依據文資法規定進行調查研究計畫。成功大學孫全文教授、盧圓華教授團隊於2004年完成計畫,並出版《嘉義市「竹材工藝品加工廠」等四棟歷史建築修復及再利用計畫調查研究》;該研究透過歷史文獻理解本區域建築空間價值並非僅存於1969~1992年之間運作的「竹材工藝品加工廠」,而是更早之前就存在的「嘉義製材所」場區。
該計畫認為:「『竹材工藝品加工廠』」歷史建築一詞,讓我們重新回到歷史真實世界,但仍無法讓我們從中掌握產業歷史發展和社會進化之雙邊關係。」進而建議修復與再利用皆應以宏觀與長遠視野,回歸至嘉義製材所本身「整體歷程」之彰顯;而「正式名謂最能夠突顯人們的文化資產保存態度和歷史意識」,亦建議嘉義市文化局修正登錄名稱。2005年嘉義市重新公告,修正登錄為嘉義市歷史建築「原嘉義製材所」。
此一時期不僅在「名稱」上有著時代的分歧,在空間討論上也有相同的狀況。由於過去產業的轉變與蕭條,2002年登錄「竹材工藝品加工廠」之時,園區中充斥著林務局員工增改建的宿舍群,新舊建築與設施交雜的情況下,難以直接判斷出究竟有哪些空間具備文化資產價值。即使當時的調查研究中已經發現一些重要文獻,可以討論到全區的林業運作流程,但在現場無法看出這些關連性;後續只能依照登錄時的判斷,進行其中4棟建築的細節調查與修復工程,並分別暫時命名為乾燥庫房、動力室、煤料貯藏庫、竹材工藝品加工廠(機具工廠與辦公室)。
二、第一次修復與再利用設計
2003年10月27日,嘉義市文化局委託張義震建築師事務所辦理嘉義市「竹材工藝品加工廠」等四棟歷史建築修復設計監造與工作報告書,隔年8月20日完成最後修正,並由文建會函復同意備查。隨即以「九二一震災社區重建更新基金」進行工程發包,2005年泰南營造有限公司以新台幣3,450萬元得標,2月17日開工,原定隔年2月11日完工,但因為颱風與居住於園區的民眾搬遷協調而延遲至8月31日竣工。在九二一地震前,我國的文化資產修復技術與觀念皆僅熟稔於傳統閩南式建築,對於日式木構造建築與RC構造建築建築的修復都在嘗試的階段,這在當時工作計劃書結論中即能看到對「修復技術」的諸多後續建議。另一方面來說,當時我國也還並未具有「產業文化資產」的觀念,因此並未對產業「運作痕跡」進行研究,但設計監造與營造仍保留了不少此類的「痕跡」在現場。
接續於修復工作之後,2006年由陳柏年建築完成的《游林引樂:嘉義市竹材工藝品加工廠歷史建築群再利用整體規劃結案報告》則是將這些空間當成一般白盒子展場進行規劃,包含將動力室轉為「管樂主題館」、乾燥工廠轉變為「諸羅古城探索館」等,即使是原機具工廠轉為議題相近的「生態營林博物管館,也都沒有任何對於「痕跡保留」的討論。最終,由於空間的規劃權限從嘉義市文化局回到林務局,這些痕跡也因此延續保留至下一階段。
機具工廠內部尚未發現地下遺構時(2012) | 排煙道被玉山一村民居作為牆面(2012) |
三、第二次調查研究與隱蔽發掘
回歸至林務局規劃後的嘉義製材所再次沉寂了一段時日,除了動力室於2010年作為「動力室木雕作品展示館」委託嘉義市洪雅文化協會管理並開放之外,其餘空間並沒有常態的開放規劃。當2015年嘉義市政府登錄「玉山一二村」為歷史建築,並由嘉義林管處委託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李謁政教授執行《嘉義市玉山一二村歷史建築調查研究》時,則有更多的新發現。
在過去的調查研究中,雖然就已經察覺昔日完整的「嘉義製材所」被玉山一二村的戰後宿舍群給遮蔽,但實際上的狀況還保留多少製材所的設施?則因仍有民眾居住而始終無法一探究竟。透過該次的調查,確認了早期嘉義製材所的附屬建築狀況,例如動力室延伸的「排煙道」,以及與乾燥庫房相同功能,但運作方式不同的「焙房」都只是內裝被改造為宿舍,構造本體則保存良好樣貌。
同一時間,嘉義林管處也為了後續再利用的規劃準備,委託崇暉營造公司於機具工廠室內施工,工程期間意外揭露了該建築的地面下還有一個空間,並保有大型製材機械的基座;透過該次工程延伸的《原嘉義製材所機具工廠(含地下機具遺構)調查研究》,讓現場與文獻中的製材流程終於可以開始產生連結。
後期轉作玉山一村宿舍的焙房 目前(2023)正要進行修復設計計畫 | 2017年所發現機具工廠下方遺構 | 機具工廠下方發現的輸送帶機械 遺構 |
四、第三次調查研究的突破
2017年底嘉義林管處委託高雄大學陳啟仁教授進行「嘉義製材所-機具工廠再利用工程規劃設計監造」,本以為應該可以在上述的研究基礎上,完成較常態的再利用設計,然而當時組織正逢變動準備,全區經營模式並未確定;而現場諸多的歷史性痕跡,也僅完成初步的發掘,但尚未研究相關的價值,而難以確認保留與否;最終導致該計畫並未執行。
2018年「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設立後成為本區的管理機關,並試圖重新釐清議題;發現因為表面新增物件的確認與移除,也加上各類文獻與檔案不斷陸續出土,此時不僅是機具工廠內部的運作方式日漸清晰,全區的運作方式與歷史變遷也有更多內涵的文化故事被發掘;尤其是1941(昭和16)年12月17日中埔大地震中受損嚴重,其後被陸續拆除的第一代製材工廠,其局部基礎構造陸續顯露於地表上,也意味著全區的歷史拼圖將更加完整。
由史多禮股份有限公司與陳冠妃博士所執行的《嘉義製材所調查研究及再利用計畫案》改變昔日僅以空間、建築為主要知識的研究方法,透過理解製材所於1914年創建前所採購的各種英美機械的規格與運作方式,解讀昔日僅以文字描述的第一代製材工廠運作方式,也解讀出建築物是如何傾毀?進而重現了第二代製材工廠(即前述機具工廠)當時如何逐步的承接大量製材工作的過程。透過該案跨領域的研究,使嘉義製材所的無論是深度或是廣度,都有大幅的提昇。而今日機關也以不破壞現場痕跡的方式,將過去研究成果的知識運用AR系統呈現,轉化為輕鬆易懂的社會教育資源。
五、小結
產業文化遺產調查研究與其他類型文化資產相當不同,因為這些空間本身就非單由建築的知識建構,更多的部分是過去某個時間片段該產業的知識、技術與市場共同決定;而越大型的產業也代表分工的細緻,過去每個工作人員都有著自己理解環境與參與產業興衰的生命史。調查研究需要十分長期扎實的累積,最終才足以匯流成為文化資產未來宏觀的可能性;如日本於2014年登錄為世界遺產的富岡製絲廠透過保存著昔日的設施與痕跡,讓遊客感受到真切的文化內涵,而非僅是短暫熱潮且能被複製的文化園區。
本文彙整近20年來嘉義製材所的歷次調查研究成果,說明了過去進行現場痕跡調查、文獻耙梳、耆老口訪、設計規劃所堆疊的豐厚成果;雖受限於本文篇幅,仍有諸多相關研究與專業人員未能一一列出,但仍期望能以本文呈現出產業遺產研究的路程上,眾人持續接力深掘的歷程。同時也寄望後續的再利用規劃,能在尊重現場文化歷史痕跡的原則下,透過運用「痕跡」講述屬於製材所核心的價值,甚至持續的鼓勵未來的研究者發掘過去內涵知識與價值。畢竟文化資產保存的價值並非求取短暫的觀光熱潮,將歷史的真實性延續至未來,才是符合永續性發展的目標。
1孫全文,《嘉義市「竹材工藝品加工廠」等四棟歷史建築修復及再利用計畫調查研究》,2004,嘉義市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