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崑振,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學系副教授 / 收錄自《台灣建築史學會通訊第三號 2023.02》
與徐老的相識,是在成大畢業設計階段開啟的。1993年六月畢業後,由於距離九月研究所開學還有一段時間,在徐老的介紹下,便與同學蘇偉成(今境向事務所合夥人)一起進入老師的好友兼學長—李夢熊建築師事務所”打工”,與回國不久的汪裕成建築師一起共事。
印象中的老師,除了學校日益繁重的行政事務外(1993年剛剛接任建築系系主任),中央及地方政府的古蹟相關會議似乎不斷地增加,感覺的到,他在國內文資界的地位,可說越來越受到重視,在我1999年6月離開成大前的那幾年,大概便是如此的感受。這個轉變,也可以從他的學術研究由國科會計畫,轉以古蹟實務研究計畫工作為重心的改變看出。
學術界的徐老,大家應該都可以認同他是當代傳統大木營造、台灣聚落民居研究最頂尖的學者之一,特別是對新埔客家建築營造、金門澎湖聚落研究的學術貢獻。而我遇到徐老的那些年,不管是我的碩論(中國營造學社),還是研究室學長們的烈嶼、媽宮、東勢、後堆聚落等,都應該算是前述那些研究成果的尾聲、餘韻了,主要的原因,老師的研究重心顯然已經有了體質上的變化。
徐老開始主持古蹟調查研究計畫前期,都可以看到這些變化醞釀的端倪,後來著手的孔廟文化園區、九二一地震後國家型磚木構造科技試驗、匠師訪談及保存、古蹟數位科技保存、匠師傳承等,其實都在這一階段的一次次計畫中初現並逐漸成形。
有了這些試驗性的源頭觸媒,加上老師廣為人知的人和個性,其他領域的老師及專家,也都在他的邀請下陸續加入研究團隊,這都是他後來全面擴大調查研究視野、成就一位建築史家無可取代地位的關鍵。 在眾多的古蹟調查研究計畫中,以新莊文昌祠、五股西雲禪寺兩個計畫最早(與台科大徐福全老師合作)。
徐老可說將成大建築系擁有不同類群專業師資的優勢充分發揮,並展現於新時代的調查研究計畫加以落實。一改過往古蹟調查研究僅由建築、歷史領域學者單獨進行的窘狀,形成結合歷史、民俗、構造、結構、木材等多元領域研究團隊的模式。在這樣的思維操作下,系上的黃斌、張嘉祥、姚昭智、陳太農老師們研究室強力的支援,我初任計畫助理後連續幾年的台南西華堂、開基天后宮、景福祠、開基武廟、擇賢堂、興濟宮、大觀音亭等古蹟調查計畫,都是這個團隊所完成的階段性成果,而這些老師,後來也都成為台灣近三十年古蹟保存界最重要的前輩翹楚。
再來,傳統營造匠師的訪問及後續的技術傳承,論起源頭,應該也是那時期所奠定的基礎,台南古蹟西華堂的調查研究便是其中關鍵,除了串聯起我個人的古蹟生涯及後來的博士論文齋堂議題,齋堂內豐富的潘麗水彩畫,促成了春源畫室潘岳雄匠師的初次訪問,後來七冠學姐的碩士論文(潘麗水寺廟門神畫作之研究),以及徐老與吳玉成、蕭瓊瑞、陳水財老師等,一系列有關畫師潘麗水作品的研究與出版,應該都是那一階段的具體成果,爾後也因此陸續有蔡草如、許漢珍等匠師的研究之路。
1994年初次訪問潘岳雄(由左至右潘岳雄、徐老、吳玉成) | 潘岳雄展示潘麗水畫師工具 |
其次便是古蹟文件紀錄的數位化,那個年代的CAD技術才剛起動不久,古蹟測繪的所有圖面都藉由手繪加以記錄,記得開基武廟計畫時,老師首次委託校外的專業測繪公司處理,圖面便是CAD繪製而成,期間還發生別間廟宇的裝飾直接copy過來的插曲。
由於一切都是嘗試,同一年度執行的景福祠調查研究計畫,因為廟體規模小、建築構件單純,該計畫便與系上邱茂林老師合作,並由他的助理藍儒鴻學長進行首次的古蹟3D數位化工作,這種與時俱進的創新態度,便是徐老不斷超越自己的重要秘訣。
景福祠3D模型建模1 | 景福祠3D模型建模2 |
而文化園區的緣起,亦是這些單點古蹟調研計畫執行多年之後的又一提升與轉型,與成大台文中心王三慶、林朝成、鄭水萍老師合作的啟智里傳統文化空間美化計畫,算是開端序曲,徐老心心念念並不斷強調的”生活環境博物館(Eco-museum)”觀念終於有機會得到落實。
老師負責整個計畫的規劃設計工作,社區空間參與式規劃設計,結合系上史論組設計課程,一併納入了社區總體營造觀念下的操作,以社區居民為核心的城市保存行動就此展開,而後來不久的孔廟文化園區計畫,便是回歸府城都市保存核心主軸的進一步實踐了。
其實,現代科技及設備運用於研究,都不是由古蹟界開啟的,諸多調查技術往往都先於其他領域率先利用與操作,像是土木、森林、考古、博物館等領域,其後才轉介至古蹟的調查研究。老師的研究特色一向強調史料資訊的量化與成效,透過邀請,老師進一步將不同領域的專業引進古蹟保存研究之內,台大森林系的王松永、蔡明哲老師的加入都是例證。
由今日看來,當年古蹟調查研究計畫開展之初,這批由成大建築系結合建築史、構造、結構等不同建築領域的合作關係,正是啟動這契機的關鍵鎖鑰。不同古蹟、歷史建築及其營造技術的開放式科學研究,似乎已經為二十一世紀即將到來的挑戰做足萬全的準備,也預視著台灣保存界即將發生變化的一切。
九二一地震之後,由徐老負責主持的國家型一系列相關的磚木構造、材料、防震技術的科技研究計劃,猜想都是前十年不斷的能量積累與醞釀所致,而大地震後龐大國家研究資源的注入,則是順應時勢所成,兩相結合,恰好成就了今日學者再難觸及的成就與高度。不管是個人主觀的學術意願,還是國內客觀的保存環境使然,猜想,五十歲以前的徐老,應該便是他學術人生的重要關鍵轉折。
身為徐老的入門弟子,能與老師一起參與打拚府城廟宇保存的那幾年,正逢老師學術邁向卓越之際,慶幸之餘,可以暢言抒寫的故事可說太多,礙於篇幅,僅把那些年跟著老師學習古蹟保存的感想略述一二,以供來者追憶。
1 Comment
[…] 【專文】跟著徐老做學問:記恩師徐明福教授二、三事 2023-02-14 […]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