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禹潔,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系 助理教授 / 收錄自《台灣建築史學會通訊第三號 2023.02》
一件事的最初總是讓人印象深刻,我與徐明福老師的回憶,要從2010年開始,當時我還在台北工作,透過林會承老師輾轉介紹,認識徐老師,還記得第一次拜訪,簡單寒暄後,徐老師直接就問我「你為什麼要唸博士班」,我回答「因為喜歡做研究…」一陣沉默不語,往後才知曉,博士班這條路,從就學期間到畢業謀職,整個過程不容易,尤其是身為女性的我,在結婚、生子後,不管在時間、金錢上受到相當大的衝擊,現在想來,或許是未知的勇氣,居然讓這條路走下去,至今仍然覺得不可思議。但確切來說,若是沒有徐老師,所有研究工作難以推展,非常感謝老師一路以來的支持與照顧。
圖1 國科會計畫執行過程 | 圖2 國科會計畫儀器架設 |
多年來,最愛跟徐老師一起走在成大校園,每次並肩而行,快速的步伐下,帶出很多討論,許多事的走向都在步行中決定,透過他的視角和說明,會有一種站在他肩上看事情的感覺,在這個過程中,無形間學習到如何對人處事。撇去在台灣的日子,從2013開始直至2019年,每年跟老師一起出國參加學術研討會(圖3),是1年中難得的空閒,研討會發表之餘,我們到處走走看看(圖4),拜訪許多人、事、物,對話的內容廣闊,他常常解釋事情的處理方式,讓我學習,對我相當受用。
圖3 2019年研討會於西班牙Seville | 圖4 研討會後參訪(2019攝於Plaza de España) |
2018年,我從成大畢業,同年前往嘉義,開始任職助理教授,研究室草創初期的日子,常常想起徐老師,想著發生這件事他會如何做,就會有輕鬆的感覺。這些年間,每遇到重要的事情,都會跳出來回想一次,每每受用,他雖已不在我們身邊,但身影及風範已經藏於心裡,雖然時間不會再回頭,但是最後一次田調合照的畫面(圖5),以及老師回望的一刻永遠記得(圖6)。
圖5 2020年最後一次田調合照 | 圖6 老師的身影(2020年攝於金門水頭) |
Post Views:
1,231
1 Comment
[…] 第四篇是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系張崑振副教授的〈跟著徐老作研究:記恩師徐明福教授二、三事〉。文中,張老師提及徐老師對於跨領域研究的開放態度,特別是早期3D數位化剛起步時便積極引入作為傳統建築研究的工具。此外,孔廟文化園區作為理念的實踐,由點至面進行城市保存工作迄今有成,皆明示了徐老師的耐心與遠見;第五篇是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建築文化資產研究所許勝發助理教授的〈側記徐明福老師的南島語族群建築凝視〉。許老師回顧徐明福老師多年來在南島語族群建築的研究歷程。徐老師視南島語族群為當代台灣多元族群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為國內少數研究南島語族群建築的先行學者之一,稱許徐老師為最初的奠基者是中肯公允的評價;第六篇〈師生交流與學術領域拓展〉由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系朱禹潔助理教授談及其攻讀博士的始末點滴,以及徐老師如何鼓勵其將傳統建築環境與環境控制領域相結合,擴展從未想像與涉及的全新領域,再次印證了徐老師開放的研究思考與包容的態度。 […]
Comments are closed.